安锐科技专注于新型传感器研发和通用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创始团队于2008年开始嵌入式底层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在物联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低功耗无线传感器、智能联动控制设备、双向控制型网关、网络传输、机器视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人工智能分类识别AI算法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
在安锐科技的通用物联网平台上,可以低成本快速实现跨行业的项目定制,满足高度碎片化的市场需求,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由软、硬、云组成的通用物联监测预警及控制云平台,可根据各行业项目特点,自适应调整系统配置,满足不同行业特点的定制化需求。可为客户提供监测设备及配套软件、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和物联网监测云平台等服务。
产品被成功应用于交通、能源、农业、建筑、水利水电、地质灾害、采矿及环保等行业的结构健康监测预警、环境监测及控制、安防等领域。
2018年获得中国招商局集团的资本投资。
关于安锐
通用物联网云平台
IoT Platform
边缘计算
Edge calculation
安锐科技的部分传感器支持Movidius Myriad VPU ,可运行Caffe、 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框架。可对多传感器数据做边缘计算,提取有效信息后再上传网络,不但可以节省带宽资源,还可实时对数据异常做出本地反应,离线驱动执行设备,实现信息产生和使用的“物联化”的闭环应用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安锐建立了一套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云端数据分析算法、人机交互软件及控制执行设备组成的通用物联网平台。并为多个桥梁、隧道、边坡、地铁、高层建筑、环境、智慧油田、智慧农业、森林防火等不同类型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可针对不同的需求,设计具有专业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并提供技术支持。我们的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无线数据传输
Wireless transmission
安锐科技掌握了Zigbee、WIFI、4G等主流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的选择组网传输方式。
实时性强
Strong real-time
传感器采用高采样频率的SOC或MCU系统,确保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传感器自带无线网络传输子系统,可将现场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服务器和后端分析处理,以便对现场情况做出即时反馈。
上限预警
Upper limit warning
传感器或网关内置SOC系统,自动从云端下载联动控制策略。当传感器数据超限时,自动按照控制策略向现场执行设备发出控制指令,迅速对危险做出反馈。
现场确认
Confirmation site
可先通过现场抓拍的照片或现场实时视频远程确认现场情况,确保现场数据的真实性。
现场确认
Confirmation site
联动控制
Linkage control
传感器或网关内置SOC系统,自动从云端下载联动控制策略。当传感器数据超限时,自动按照控制策略向现场执行设备发出控制指令,迅速对危险做出反馈。
我们的优势
Our Advantage
具有前端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网络传输、云端算法处理、人机交互及控制执行的物联网闭环应用的完整技术。
-
ꁸ 回到顶部
-
ꂅ 0755-23776237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维码
-
新建玉磨铁路阿墨江连续刚构桥施工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玉磨铁路阿墨江江双线大桥为(88+168+8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全长617.5m。该桥采用有砟桥面,采用60kg/m的重型钢轨,正线为双线,线间距4.2m。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客车160km/h、货车120km/h。根据设计文件,该桥主梁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
为确保该桥的施工安全,成桥后结构应力、线形满足规范要求,受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玉磨铁路项目经理部委托,深圳安锐科技对该在建桥梁实施在线监测方案。 -
新建玉磨铁路把边江连续刚构桥施工在线监测系统方案
玉磨铁路把边江双线大桥为(88+168+8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全长344m。该桥采用有砟桥面,采用60kg/m的重型钢轨,正线为双线,线间距4.2m。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客车160km/h、货车120km/h。根据设计文件,该桥主梁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
为确保该桥的施工安全,成桥后结构应力、线形满足规范要求,受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玉磨铁路项目经理部委托,深圳安锐科技对该在建桥梁实施在线监测方案。 -
望江路隧道电力管廊实时监测预警及联动顶升
杭州望江路隧道,北起上城区规划秋涛高架-望江东路接地点,南至滨江区江南大道,总长约3.6公里。在江北段的明挖段内,有供给主城区的两条早建且结构薄弱的220KV高压电力管廊。传统的人工全站仪或者普通传感器监测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管廊的实时监测及联动顶升要求。
典型案例
Applications
我们的服务
our service
安锐建立了一套由前端数据采集传感器及反馈控制设备、远程数据传输、云端数据处理及后端软件组成的物联网监测云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绝大部分的物联网监测控制项目需求。
根据项目需求自行研发的各种传感器,利用各种原理,把各种物理量传化为数字数据,通过数据融合,可以满足大部分项目需求。如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MEMS硅基传感、光谱分析、无线定位测距等。